|
九塞之首 铁血雁门---雁门关游记
文章来自:蒋力 发布时间:2017/5/27 11:50:32 点击数:1439 [返 回]
4月,有幸去雁门关游了一遭。 雄关雁门,居“天下九塞”之首,列“中华十大名关”之一。中国的大地历经几千年,或是内部分裂,各相争霸;或是宇内一统,共御外敌。一旦到了统一的稳定时期,中原与北方少数民族就开始了纠缠不清的战斗,由于汉人的战争成本太高,而游牧民族没有根据地,作战灵活,骑兵骁勇,所以汉族政权基本不主动出击,而是筑长城修险关,处于防守姿态,雁门关就是北方御敌的最重要的一个关隘。 著名的历史记载主要有以下几个: “牧用赵卒,大破林胡。”史载,赵武灵王曾进行军事改革,胡服骑射,大败林胡、楼烦的入侵,建立了云中、雁门、代郡。后来,李牧奉命常驻雁门,防备匈奴。为免除匈奴对赵国边民的袭扰,他廉洁奉公,“市租皆输人幕府,为士卒费”,因而深得士兵的拥护。同时,坚持慎重防守的方针,凭长城之险,加强战备。他在雁门数年,“习射骑,谨烽火,多间谍。”使匈奴数岁无所得,而赵军则兵强马壮,愿为一战。此时,他才选用精兵良马,巧设奇阵,诱敌深入。“大破匈奴十余万骑。”其后十余年,匈奴不敢寇赵。后人称李牧为“奇才”,并在雁门关建“靖边寺”,纪念其戍边保民的战功。 西汉前期,匈奴屡屡来犯,汉武帝曾先后(前129——前119)派李广、卫青、霍去病率骑兵1万至数万出雁门关,北击匈奴。 汉元帝时,有胆有识的王昭君就是从雁门关出塞和亲的。从此以后,这一带出现了“遥城晏闭,牛马布野,三世无犬吠之警,黎庶无干戈之役”的安定局面。 北宋太平兴国五年(公元980年),辽军以十万大军南攻雁门,宋太宗赵光义命杨业率兵马至雁门关西口,杨业绕至敌后,从背后猛烈攻击,辽军遭此突然袭击,顷刻大乱,激战中杨业杀辽军主将驸马萧咄李,生擒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诲,大获全胜。此战是宋辽在雁门关最大的一次战役。 宋雍熙三年(986),在雁门附近的战斗中,由于统帅潘美的指挥失误、临阵脱逃和挟嫌报复,使杨业陷入重困,最后士卒全部覆没,在朔州的陈家谷他自己身负重伤为辽兵所执,宁死不屈,终至绝食为国。后人为纪念他的战功和忠贞精神,在雁门关北口立了“杨将军祠”。 一部雁门关史,堪称半部中国史,2500年来,这里记载于正史的战争,竟然多达200多次,也成为一座著名将帅纪念馆。而这条雁门古道,既是一条狼烟滚滚的铁血战道,又是昭君出塞、文姬归汉之路,也是晋商汇通欧亚的茶叶之路、蒙藏人民朝圣五台之路,更是一处塞内塞外互通无有。边贸互市的古代口岸。 吾因酷爱历史文学,想起雄关耸立自然感慨万千,唯有寄梦实现驰骋疆场,保家卫国。雁门关在中华儿女的心目中,永远是一座中华民族伟大的丰碑。 |